2025除夕魚麗菜單
但願每個人都有可以團聚的地方,相親愛,互支持,彼此屬於。
年節照常營業,1/28(二)除夕僅供晚餐,1/29(三)大年初一、2/3(一)大年初六~2/7(五)店休。
忙於年菜出貨,訂位可私訊專頁,我們會在空檔回覆。若不喜數位工具,電話訂位請在下午14:30~16:30撥打。非當餐訂位,請避免在供餐時間撥打電話,火急火燎的時候,難以完善處理。
|2025除夕魚麗菜單|
怪味腰片
整理內臟,腰子格外需要刀法刀工。平刀曲面滑過,刀削片去腎臟腺體。切腰花,當屏息,節制在二分之一深處,猛快易斷離。以花椒鹽水汆煮豆薯為配菜,調和芝麻醬與椒麻醬,成鹹甜麻辣酸鮮香的怪味醬,淋上腰片如翅膀的羽翼紋理。食譜參考曾秀保《大廚在我家》。
手撕風雞
魚麗經典風雞,拆絲混拌洋蔥和青蔥,爽口活潑。「風」,原是沒有現代冷藏設備的年代,保存食物的一種方法,醃漬後吊掛在戶外,臘日寒冬揚風時,藉以捕捉豐厚富裕的滋味,雞肉的甜,海鹽的鹹,花椒的香麻,層次交疊。花椒鹽濃烈清馨,助味而不奪真,炒鹽以火候昇華香料的馨逸,抹鹽以手感決定鹽漬風味,以蒸烹保留細嫩口感和原味原形,使用家傳三代的竹製蒸籠,由嘉義鹿草匠人黃復興師傅經年維修。做工繁複,需時入味,是飲饌工藝化的代表作。
四喜烤麩
永福樓創辦人葉信清家宴復刻,七〇年代的飲食貴族品味。魚麗親炙葉林月英女士,採用家傳私房食譜。有別於為求入味將生麩撕小塊的常見作法,保留完整方正。選用黑早冬菇和當令鮮筍,金針、雲耳,一一去蒂頭,不厭工繁。「烤」取「㸆」之意,文火烹燒入味收乾醬汁。火候需時乃㸆之奧義,既燒出山蔬的甜美,且隱匿干貝的鮮甜,而由一塊麵筋盡收其中,充分展現江浙菜系的隱味風格。
蘇式燻魚
魚麗親炙葉林月英女士,採用台北永福樓創辦人葉信清先生的家傳私房食譜。名為燻魚,實則與煙燻毫不相干。以醃漬、油炸、回鍋收乾、冷藏靜置的烹調手法,創造煙燻的口味,是一道靠時間成就的菜,工序繁複耗時,選料、火候、調味,樣樣是門檻。已逝年代的回首之姿,示我們以流年風華,昔時獨步全台的江浙風味,可管窺堂奧。
蝦捲
豬肝捲
絞肉、魚漿和細細切碎的各種蔬菜,埋入鮮甜蝦仁和濃郁蝦漿,以豬網油延展捲裹,油潤隨指腹滑動貼合,肉餡紋上油網蕾絲。溫油炸至金黃酥香,一口咬下,脂香瞬間解封蝦肉香。蝦捲是情感與味覺記憶所繫的台灣小吃,捲進山珍海味,捲進庶民美食的非凡魅力。
豬肝捲是講究食材工序的老台菜貴族飲食,早年豬肝價昂,阿舍以之入菜炫示富貴。以油網紗捲成春花蝦棗狀,豬肝醬入餡料助濃郁,拌進蔥與荸薺清爽解膩。豬肝成醬成泥,有口感可目視,墨黑亮澤如火山泥,裹覆成膏腴。溫油炸至金黃酥香,一口咬下,脂香瞬間解封肝香。二口尺寸,一口優雅,再一口滿足。
涼拌萵筍
魚麗懷念雲南裔緬甸籍的好朋友阿才,復刻的邊境風味。萵筍即菜心,運用台灣當令食材涼拌而就的雲南宴客菜。豐富的蔬食,以香氣取勝。阿才的私房菜,是父母的人生紀念品,是緬甸抹谷華人顛沛於途遙想雲南龍陵的鄉愁,也是人球黑戶一度流離而後止旅,葉落台灣的家書。
桂花鹹水鴨
桂花鹹水鴨之於魚麗,等同於學藝的歷史,也等同於創業的歷史。拔毛是第一道檻,明目定睛耐心守恆逐一潔淨。炒鹽以火候昇華香料的馨逸,抹鹽以手感決定鹽漬風味。以蒸烹保留細嫩口感和原味原形,使用家傳三代的竹製蒸籠,由嘉義鹿草匠人黃復興師傅經年維修。做工繁複,需時入味,是飲饌工藝化的代表作。一隻鴨最純淨的味道,讓鹽巴來襯托。
十香菜
永福樓創辦人葉信清家宴復刻,魚麗親炙葉林月英女士,採用家傳私房食譜。銀芽一根根掐頭去尾,梳理乾淨;其他九樣蔬菜,分別洗淨、切絲、烹炒,最後一同拌合。繁複的,細緻的,儼然女紅刺繡般紋絲不亂,考究耐性和刀工,素馨清雅的十香菜。
香花玉兔蝦
出自粵菜名家江獻珠食譜,可愛大氣,鮮蝦擬玉兔,薄荷似草叢,滿溢紹興酒香,兼解膩的香草香。
魚香羊肉
魚香是川菜的經典味型,以辣豆瓣創造出冶艷鮮美的香氣,將繁複的準備功夫盡收其中。用陳皮、白蘿蔔和甘蔗頭燉煮羊腿肉,滌去腥羶換來鮮甜。拆除羊骨,餘肉切片,澆淋酒、醬油、高湯、花椒,擱入蒸籠,大火二十分鐘。肉片移出蒸籠後,揀除花椒粒。然後把薑蒜切得細碎,加上鹽、糖、醋、酒、醬油、高湯、辣豆瓣,製成魚香的醬汁。另備白蘿蔔切丁,用羊肉高湯小火慢煨一個半小時,直至軟而不爛。上菜前,以魚香醬汁燴煮羊肉和白蘿蔔丁,少許太白粉略加勾芡,起鍋後灑上蔥花、香菜。
紅糟豬手
魚麗自釀紅糟,燒豬手入味。豬手可口,無非爽滑甘腴的豬皮和軟中帶韌的腳筋。紅糟的紅,是有節慶感的紅。陳紀臨、方曉嵐編著《樸實無華客家菜》寫紅糟豬手:「這是一個非常吉利又好味道的菜式,寓意鴻運當頭,橫財就手。」選用豬腳前腿前段及蹄花,剔骨削肉,使厚薄均一,膠質與肉感比例雙美。豬前腳,粵菜以人對應,名之「豬手」。紅糟的糟香、彰化花壇源興醬油混豆製麴二重釀的層疊豐美、西螺瑞春原味醬油的豆麥風味,以豬油煸香薑片和蒜苗,炒出紅糟醬香。
臘味長年
六十年歷史,堅持吹透東北風,只在冬天開市,謹守傳統家鄉風味的湖南臘味桂來標,特製不含味精、防腐劑的臘腸配方。三肥七瘦,手切肉丁,為確認口感與肉汁,不由機器代勞,純豬腸灌製。與氣味濃烈的長年菜,相得益彰。
雲片肝糕湯
傅培梅食譜,川菜湯品,上桌例必滿堂彩。雞肝蛋汁冷高湯,剁泥打散攪拌,上爐蒸製肝糕。以湯匙為圓模,將鵪鶉蛋蒸成一朵一朵的雲片。澆入雞湯,放進汆煮的豆苗。精緻奇趣,初嚐清雅,實則濃郁。
冠軍米白飯
竹北米王田守喜,桃園3號的種植先鋒,曾經蟬聯兩年全國十大經典好米,2014年全國名米產地冠軍。米的香甜,是有印象的那種甜,不必特別咀嚼回味,味蕾立刻辨識的甜。米粒歷歷分明,口感軟硬適中。現碾現送,永續農業栽培的日曬米,不使用化肥、農藥、除草劑,田間常見橙瓢蟲,出沒強韌的牽牛花。連年養地灑綠肥,翻土活絡日曬,限制稻米產量。
閩南芋泥
林文月《飲膳札記》:「上好的芋泥必須極油極甜極濃膩。」芋泥柔滑豐美,是魚麗年夜飯的不敗甜品。吃得再飽,胃囊都捨不得不空出位置。蒸好的大甲檳榔芋,兩重壓碾過篩,以豬油、蛋黃和二砂小火翻拌炒香,是魚麗除夕的體力活。每年一回,換好幾手,忙大半天。冬日吃芋泥,滿足溫暖,勾引人幸福地縱欲。
套餐每人份1500元,餐費以人數計價,採合菜方式上菜,十二歲以下不計。
|清涼拂暑|
紫蘇梅果汁
NT$100
陳釀十年,純天然,無添加。梅子軟糯,梅汁純美,風雅梅香生津解膩醒食欲。魚麗創辦人蘇紋雯的父親,蘇忠實先生的遺作,錘鍊五十年的製梅工藝。一箱箱的梅,一袋袋的糖,車載斗量,清明是釀梅子的季節,阿里山梅樹的美麗果實,以清水自然發酵,一層梅,一層糖,置入時光膠囊一樣的玻璃缸,等待來年掀蓋的撲鼻梅香。
黃蟬李氣泡果汁
NT$165
金燦果實,甜美多汁,果皮乃至果肉,黃如油菜花豔放,蟬鳴梅雨的季夏之月耀眼於枝頭。台灣產區惟梨山,產期短,產量少,易裂果,成熟完好的黃蟬李,乃盛夏珍品。產自《女農討山誌》的梨山寶蓮園,尤為珍稀難得,有台灣版《湖濱散記》之美名雋譽,是神物,是恩物。全果糖漬蜜煮,純天然,無添加。果肉質地綿軟,纖維熬入果漿之中,酸甜芬芳,散逸獨特蜜香。纖長高腳的玻璃杯,是最好的歸屬,調氣泡飲成香檳色,明亮歡快,雀躍一如香檳,香甜果味驚為天人。
蜜鳳梨氣泡果汁
NT$130
鳳梨的可親,像擁有一張台灣身分證那樣,代言南國的盛夏。魚麗全果蜜漬,削取外皮熬煮果漿,直至香味飽滿,糖漿續煮果肉,新鮮口感和芬芳果汁,憑藉火候兩相保全。以糖封存的南國風情,香甜明媚。選松林梅有機自然生態農場,台農二號土鳳梨,種植於台東鹿野,獲MOA有機驗證,捨人工催花,任其自然生長,不誘使花芽分化提早結果。農友何介臣,感謝益鳥啄蟲,留果分享動物。互惠共生的在欉熟果,酸度鮮明,香氣濃郁,果味層次豐富。
蜜柳丁氣泡果汁
NT$125
選南投中寮溪底遙朱昌輝果園,轉型友善農法耐心耕作十一年,通過有機認證的在欉紅柳丁,純天然,無添加,全果蜜漬陳放。芸香科的魅力,可親可口,酸甜芬芳,是果香系中的新垣結衣。柳丁親民,是台灣種植最多產期最長的柑橘類水果。先民自廣東陳皮之鄉新會引入,母樹可溯源新會橙。金風玉露時節,秋實橙黃橘綠珠圓錯綴,初冬攤頭柳丁小山壘堆,清甜橙汁甘泉流齒,盡台灣風景風味。
|微醺象限|
柚子釀
NT$160
「姊釀的是自由!」《你犯了顛覆臺灣水果釀造的罪》作者寇延丁,一只瓶子就能創世紀,曾沉潛於宜蘭深溝自種自釀,離台前將珍釀留予魚麗收藏,做為親自活著的證明。釀造極具實驗性,拆解柚子的果皮、果囊、果米,探究各處細節的釀造滋味,別開生面,有驚艷之感。
|暖心熱飲|
蜜李果茶
NT$75
魚麗自慢蜜漬李,玉山國家公園裡的野生老樹,梅山部落布農族人守護,無化肥除草劑,在欉紅的紅肉李,獼猴山豬留餘口,手摘鮮採非青澀竿打。豔李潤麗妍媚,魚麗耗時費工,堅持手工去核,保留完整果粒,蜜漬甜美熟果,純天然無添加的紅寶石,李香芬芳如櫻甜馥,熱飲風味絕美。
桂圓薑汁奶茶
NT$155
無農藥栽培的龍眼,無農藥殘留的薑,有機黑糖,未漂白冰糖,再加上六小時的爐火。溪底遙學習農園的老朋友桂圓濃縮薑湯,同四方鮮乳和日月潭阿薩姆紅茶,鍋煮奶茶,濃甜豐腴,鮮活暖熱。四方鮮乳自有牧場,自然農法自產牧草,不使用添加物調整風味。
|袪風禦寒|
酸柑茶
蜜葡萄柚
NT$80
客家特有茶飲名物,茶葉填入虎頭柑中,反覆蒸曬而成酸柑茶,沿襲唐宋以降「蒸而團之」的茶品形制,是台灣少數的緊壓茶之一,祛風禦寒用於養生,有陳皮輕身之功。
魚麗傳承鄭性澤之母鄭王琴仔的手藝,依循製茶古法蒸曬。混融香韻沉穩恬靜的二十年老茶新焙,添增不同的草藥。張清寬《果茶加工製造法》,田野調查台灣各地入茶的中草藥,多依生活需求,且因地制宜。製茶複習歷代本草,亦思古之幽情。
苗栗苑裡自然農法虎頭柑,皮厚汁多,酸香清甜。於蒂頭處開孔,取出果肉,揉合茶葉草藥,香氣溫婉,全數回填柑內,使之渾圓飽滿,闔頂蓋覆嚴實,以藺草繩綑緊繫結,烹蒸使能融合,緊壓使能防腐,日曬使能發酵,烘烤使能乾燥,如是九蒸九曬炮製而成,直至結實如石黝黑金亮,耗時費工。
過年供桌上祭神的虎頭柑,年後用於製茶,有拜有保庇,因此又叫平安茶。自立春至立秋,將一只酸柑馴化成一顆酸柑茶,歷時半年,時間熟成的甘美,愈陳愈香。重返先民的飲食生活智慧,茶濃色釅柑香,令人神清氣朗。
苑裡友善耕作的青皮葡萄柚,以紅冰糖、魚麗麥芽糖、魚麗冬瓜炒糖,全果蜜漬炮製,純天然,無添加,陳放四年後,烘烤使乾燥成蜜餞果脯,袪風輕身,胸臆廓然。
蜜柚茶
NT$100
有機大白柚,全果蜜漬,陳放十年,純天然,無添加,袪體表寒氣,輕身如解衣,流傳於台灣民間的袪風良方,是歷久彌新的常民養生智慧。果米、果囊、果皮,以魚麗自製麥芽糖和紅冰糖,全果蜜漬柚之帝王。光潔飽滿的果粒,蜜漬陳放後,時光浸潤,柚皮特有的辛香苦嗆,轉為甜軟芬芳,澄淡的甜,清瑩的酸,茶湯芬雅。
蜜葡萄柚茶
NT$80
苑裡友善耕作的青皮葡萄柚,以紅冰糖、魚麗麥芽糖、魚麗冬瓜炒糖,全果蜜漬炮製,純天然,無添加,陳放四年,柚皮辛嗆隨時光而甜軟,茶湯澄瑩,袪風輕身,胸臆廓然。
薄橘茶
NT$80
清陳士鐸《本草新編》有薄橘茶古方:「余嘗遇人感傷外邪,又帶氣鬱者,不肯服藥,勸服薄橘茶立效。方用薄荷一錢、茶一錢、橘皮一錢,滾茶沖一大碗服。」「薄荷不特善解風邪,尤善解憂鬱。」應用於魚麗的桶柑餅和桶柑蜜,願可拂去生活的五勞七傷。
桶柑餅,全果以糖蜜漬炮製,甘辛芳烈,香甜悅口,文獻見於中國清代,今為台灣客家傳統飲食文化,家常養生,含滋齒牙香。選新竹峨眉桶柑產銷班長鍾經鋒的芊葉農場所產,循苗栗客家傳統古法,將桶柑劃出切痕,壓平成餅狀,釋出鮮美果汁,全果與竹柏苑手工柴燒麥芽膏、魚麗冬瓜炒糖、紅冰糖同熬,煮至橘紅軟化,橘白透明,糖漿如蜜濃稠,浸置一夜後,烘烤使乾燥,橘皮緊緻,橘實軟嫩,口感豐富,酸甜芬芳。經火候、陳放,時間轉化味道,橘皮辛嗆換甜軟。
楊桃湯
NT$90
深具台灣地方風情的傳統飲品,《台灣通史‧卷二十七農業志‧果之屬》:「實有稜五六,酸者以製蜜餞,或漬糖水泡湯食之。」青黃潤綠的星星水果,五稜如劍脊,以糖封存楊桃的酸甜,清透的琥珀色湯水,漫溢著自然果香,蜜漬的果實稜瓣,轉化為一股溫柔的力量,生津止渴,潤喉爽聲。選傳承三代八十五年台南劉家楊桃湯的蜜楊桃,讓人想起童年校門邊的楊桃汁路邊攤,舊時光的溫暖回憶,飲之如一首溫婉的鄉愁詩。
川貝母冰糖燉梨
NT$95
梨列名《本草綱目》果之二,李時珍老爺爺說:「梨者,利也,其性下行流利也。」梨山阿生果園友善耕作,新世紀梨,甘如蜜,脆如菱,皮薄而漿多,全果與永良手造金冰糖一同燉煮,入川貝母以增益,純天然,無添加,經火候、陳放,純品溫潤。梨若璞玉,梨漿如玉露,乃清甜溫順的養怡珍品。
魚麗菜單依歲時節令每月更換,以一個人的份量和金額為餐點設計原則,可依人數和食量決定所需份數,一律以合菜的方式上菜。